運動強身 抗COVID-19 武漢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

(中央社台北28日電)2019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,武漢肺炎)疫情嚴峻,印度情況更是失控,近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動輒超過30萬,而研究顯示,預估印度疫情5月才會達到高峰,屆時單日新增確診恐將達到44萬。

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(Johns Hopkins University)網站追蹤數據顯示,截至台灣28日上午7時,全球至少312萬6361人病故,至少1億4819萬387例確診。

以下為全球各地過去24小時的疫情與相關發展:

※ 亞洲

● 台灣

華航機師染疫案擴大,指揮中心27日表示,繼華航在澳洲確診的印尼籍機師的兒子(案1090)日前確診武漢肺炎,機師的妻子也確診,國內本土個案再增一例,指揮官陳時中定調為家庭親密接觸群聚。

華航在台灣確診武漢肺炎的機師累計8人,造成2名機師家屬本土感染。疫情指揮中心27日公布,案1092貨機機師檢驗出英國變異病毒株,成本案第5名英國變異株感染者。

指揮中心另公布新增5例境外移入武漢肺炎病例,其中3人為同船船員,該船截至目前共計5人確診,其他14名同船船員核酸檢測皆為陰性,並已出境。

據指揮中心統計,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0萬483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(含20萬2612例排除),其中1110例確診,分別為984例境外移入,79例本土病例,36例敦睦艦隊、2例航空器感染、1例不明及8例調查中;另1例(案530)移除為空號。 確診個案中12人死亡、1050人解除隔離、48人住院隔離。

● 中國

中國26日新增11例確診,皆境外移入,分別為四川5例、廣東2例、內蒙古1例、上海1例、浙江1例、重慶1 例。

截至4月26日24時,中國大陸現有確診病例316例,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萬5658例,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,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萬610例,現有疑似病例3例。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00萬6364人,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8336人。中國26日新增11例確診 皆境外移入

● 香港

衛生防護中心公布,香港27日新增8宗確診個案,其中5宗為海外移入,3宗為可追查源頭的本地傳播病例。香港累計有1萬1748宗確診個案,死亡病例維持在209 例。

香港疫情趨緩,港府計劃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,包括延長食店的經營時間及每桌人數,但前提是員工必須接種了疫苗。疫情趨緩 港府擬放寬餐廳防疫措施

● 日本

日本大阪府27日新增1231例確診病例,創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次高、也是週二新高紀錄。另外,日本全境截至26日重症患者達916人,是繼今年2月1日以來再度逾900人。

東京都27日新增828例確診病例,是從1月26日以來再度在週二新增逾800例。鄰近大阪府的兵庫縣27日新增505例確診病例,創週二公布新高紀錄。

日本放送協會(NHK)自行統計,日本全境包括鑽石公主號及邊境檢疫在內死亡病例,到27日止總數1萬88例;至於染疫總數,包括鑽石公主號及邊境檢疫在內,總計57萬7338例。

日本防衛省與自衛隊5月24日起在東京都開設大規模疫苗接種會場,預計約營運3個月,每天可為約1萬人施打疫苗。

日本最新外交藍皮書出爐,關於台灣的記載延續去年立場,認為台灣是「重要的夥伴與朋友」;在疫情肆虐下,重申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(WHA),以免防疫漏洞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firstnews/202104280023.aspx

 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肥胖恐為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,簡稱武漢肺炎)和導致重症的高風險因素之一,而近年來研究亦發現肥胖者免疫功能較差,得到流感的機率及重症風險皆較高。國民健康署呼籲防疫期間除了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外,也應留意自己及家人是否有肥胖問題,從調整「飲食」及「運動」生活開始採取行動,一起達到「肥胖走、健康來」。

肥胖是慢性病 調整生活最重要
      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BMI)是一種體重評估的標準,如果大於或等於24kg/m2(公斤/公尺2)為體重過重,超過27kg/m2即為肥胖, 依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(2015-2018)結果顯示,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.1%,男性為55.7%、女性為38.7%。體重過重及肥胖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、消耗太少,導致熱量累積,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體內。除遺傳外,主要受到環境及生活型態等因素的影響。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,減重首重調整飲食及增加運動,必要時,依醫師建議搭配減重計畫或以輔以藥物才會成功。

減重三要訣:聰明吃 快樂動 天天量體重
      減重必須透過自我管理,調整生活型態和行為改變,國健署提供減重三要訣,讓減重增健康。

  1. 聰明吃:飲食上遵循三多三少原則-多喝白開水、多吃蔬果、多全穀雜糧、少油、少鹽、少糖。減少熱量攝取或增加體能活動,讓每天減少500大卡熱量,這樣就可以每週減重約0.5公斤。切勿聽信偏方,採取極端方法,每日攝取熱量若低於1200大卡,反而會危害健康。
  2. 快樂動:證據顯示減重者應每周須有30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,並加入高強度有氧運動或高低強度間歇運動。防疫期間,可利用室內運動器材或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一套循環運動教學影片,只需準備兩瓶礦泉水,就能在家達到運動效果。
  3. 天天量體重:測量體重有警惕的作用,有助於節制口腹之慾。體重的控制或維持需要長期抗戰,除了學會正確選擇食物的技巧外,天天量體重,提醒自己,別讓體重太失控。

「肥胖100問+」協助民眾解決肥胖的疑難雜症
      肥胖資訊五花八門,國民健康署為解決民眾對於肥胖的疑難雜症,與台灣肥胖醫學會及臺灣兒科醫學會共同出版「肥胖100問+」小冊,內容涵蓋體位的認識、肥胖相關疾病、減重對身體的影響、肥胖介入與治療等,提供體位控制、生活作息、健康飲食及運動方面等建議,期望可以讓民眾對肥胖防治有更深入的了解,並透過聰明吃、快樂動,用健康的生活型態增強抵抗力,共同抵抗疫情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mohw.gov.tw/cp-4633-52590-1.html

 

Leave a comment